對焊機(電阻對焊機)按工藝方法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,每種工藝的特點和應(yīng)用場景有所不同:
  1.電阻對焊(Upset Butt Welding)
  原理:通過加壓使兩個工件的端面緊密接觸,通電后利用接觸電阻產(chǎn)生的熱量(焦耳熱)將接觸面加熱至塑性狀態(tài),隨后施加頂鍛壓力完成焊接。
  特點:
  焊接過程無火花或飛濺。
  焊接時間短,能耗較低。
  對工件端面清潔度要求高(需去除氧化層)。
  適用場景:
  截面簡單、直徑較小的金屬材料(如鋼筋、線材、鏈條等)。
  同種金屬的對接(低碳鋼、銅、鋁等)。
  2.閃光對焊(Flash Butt Welding)
  原理:
  工件端面輕微接觸后通電,因接觸點電阻大產(chǎn)生局部高溫形成“閃光”(金屬蒸氣與熔滴飛濺),持續(xù)送進工件以維持閃光過程,清除氧化層并預熱端面,最后快速頂鍛完成焊接。
  特點:
  焊接過程中產(chǎn)生強烈閃光和飛濺。
  無需嚴格清潔端面(閃光可去除氧化層)。
  焊接接頭強度高,適合大截面或異種金屬。
  適用場景:
  大截面金屬(如鋼軌、管道、汽車輪轂)。
  異種金屬焊接(如銅-鋁、鋼-不銹鋼)。
  3.高頻對焊(High-Frequency Induction Butt Welding)
  原理:
  利用高頻電流的集膚效應(yīng)和鄰近效應(yīng),使工件對接端面快速加熱至熔融狀態(tài),隨后加壓完成焊接。
  特點:
  加熱速度快,熱影響區(qū)小。
  適用于連續(xù)生產(chǎn)線(如管材、型材焊接)。
  設(shè)備復雜,成本較高。
  適用場景:
  薄壁管材(如不銹鋼管、空調(diào)銅管)。
  帶材或型材的連續(xù)對接(如自行車車架、汽車排氣管)。
  4.冷壓對焊(Cold Pressure Butt Welding)
  原理:
  在常溫或低溫下,通過高壓力直接使工件端面產(chǎn)生塑性變形,利用原子擴散實現(xiàn)固態(tài)焊接(無需外部加熱)。
  特點:
  無熱輸入,避免材料組織變化。
  需極高壓力和精密對中控制。
  僅適用于高塑性材料(如鋁、銅)。
  適用場景:
  精密電子元件引線焊接。
  高純度金屬或熱敏感材料的連接。
  5.感應(yīng)對焊(Induction Butt Welding)
  原理:
  通過電磁感應(yīng)加熱工件端面至焊接溫度,隨后加壓完成焊接。
  特點:
  加熱均勻,適用于復雜截面。
  設(shè)備能耗較高,適用于中批量生產(chǎn)。
  適用場景:
  刀具、鉆頭等工具鋼焊接。
  大型環(huán)件或異形件的局部對接。
  選型建議
  材料類型:
  普通鋼材:電阻對焊或閃光對焊。
  薄壁管材:高頻對焊。
  異種金屬:閃光對焊或高頻對焊。
  截面尺寸:
  小截面(<50mm2):電阻對焊。
  大截面(>100mm2):閃光對焊。
  生產(chǎn)效率:
  連續(xù)生產(chǎn):高頻對焊。
  單件或小批量:電阻對焊/閃光對焊。
  常見問題
  氧化層處理:閃光對焊無需預處理,電阻對焊需打磨清潔端面。
  接頭強度:閃光對焊>電阻對焊>高頻對焊。
  成本控制:電阻對焊設(shè)備簡單,高頻對焊維護成本高。
  根據(jù)具體需求(材料、效率、成本)選擇合適的對焊工藝,必要時可咨詢設(shè)備廠家進行試樣測試。